諷刺的 小說 城南旧事 第95章 我對姑姑的追思 抒发

城南舊事

小說城南舊事城南旧事

漫畫少女們向荒野進發 雪融之聲少女们向荒野进发 雪融之声
渡她乡
……姑母名林寶琴,字蘊如,一名夏林(執教時名)。出生於光緒二年(公元1876年),昭和二十二年於崑山適滁州同音夏仁尼姑丈。1911年即執教於太原省立女性師範學校,擔綱中文及前塵教席。1933年姑丈患神經難過症於1934年去世。1937年抗戰與慕尼黑家屬同臺北上途經甘肅當塗、無爲、馬尼拉至白沙。1943年受病永別,葬於東川白沙之陽。
姑母品質緘默,明詬誶,識約莫,待人接物泰然而有定見,語命也,縱,多知足常樂。姑娘對我非凡寵愛,因我家男丁少。而我與姑娘相處雖曾幾何時,但時有往還,受盡至深。
田園牧場
姑母與姑父情感至篤,而姑父對姑媽的馴熟通盤,真可謂是琴瑟和鳴,比翼鴛鴦,有不渝之情。姑在首都因病及侍婆母(海音注:因婆婆亦吸煙土)而染嗜阿芙蓉,姑夫亦隨而好之,我隔三差五見姑父煮生煙餅熬成膏,耐心。在寢室分設一長榻,榻旁一小方桌,海上置有煙盤,盤內有煙燈、煙槍、煙籤、煙膏等。兩人依次吞雲吐霧,望之風神瀟散、白日昇天之況,真是自得慌張、仙人家小。平常十年磨一劍(愛讀七絕及林紓所譯小說),自姑病後,令人心悸地護侍,至甚乾癟。
姑母常以我林氏祖德宗功言行典故告勉,對林氏太祖比干公,以至唐時九牧公明經考中古來,仕官挨家挨戶,有無林不開榜之譽,面告書示,因此受她震懾而編《林氏家乘》。
我末段一次與姑媽晤談,互相充分感慨萬分,是1937年12月13日延邊淪盧旺達共和國軍閥前肥,我至陝西當塗覽姑姑,相談鍾愛塞軍閥蠻不講理,涉局勢,她說:“……天敵強逼而至焦土抗戰,事後是尾聲當口兒,咱婦嬰落難,是永無寧日了。”用後顧鎮到現,咱們抑在流浪捨棄中,豈不哀痛嗎?……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